乐文小说 > 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 第715章 贝尔危机

第715章 贝尔危机


圣安东尼奥,提起这个城市的名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NBA的球队马刺。不了解的人会以为这座城市是一个边陲小城,实则圣安东尼奥在漂亮国是能排上号的。

它是漂亮国第七大城市,也是德州的第二大城市,和休斯敦还有达拉斯并称为德州的核心区域。

圣安东尼奥医疗水平非常的发达,是德克萨斯的医疗中心教育重地。

医疗上这里有两座在全美都排的上号的私人诊所,而教育上则拥有31所大学,大学城人数超十万。

十几万人口的大学城,在国内都算是不小的规模了,何况地广人稀的北美呢。

德州三大核心城市,休斯敦的火箭队,达拉斯的牛仔队,罗家在这两大城市影响力不容小觑。

可真要说哪个更大,其实都不如圣安东尼奥。

别看在圣安东尼奥罗家没有球队,可却深深地影响着其经济脉络。

圣安东尼奥经济架构中,金融业、医疗产业、旅游业和科技产业是四大经济支柱。

金融业示弱,这归根于德州本身金融业疲软的表现。

至于旅游业,又能占GDP的多少呢?它又不是一个响彻全球的旅游城市。

所以医疗产业和科技产业才是真正的财政来源,贡献了超过七成的经济。

而这里面最大的贡献就来自于远东系,整个远东系企业,多家地区总部和机构就设立在这边。

比如辉瑞施贵宝的南部研发中心,远东芯片在北美的两大分部之一,日产汽车的北美分部之一等等。

除了这些,像是投资的思科分部,亚马逊正在建的物流基地也都在这边。

而合作的企业就更多了,西门子,诺基亚等公司都在这边有研发基地或分部。

当然,影响圣安东尼奥最大的科技公司不是远东系的,不过和远东系也有渊源,那就是AT&T,国际电话电报公司。

很多人认为电话电报公司的总部在纽约,其实从1992年开始就搬到了现在的圣安东尼奥。

德州是电话电报公司雇员最多的地区,圣安东尼奥更是之最。

巅峰的时候电话电报公司雇员超过一百三十万人,圣安东尼奥就有十万。

那个时候圣安东尼奥的人口才刚过百万,等于十个人里就有一个为其打工。

可想而知,电话电报公司在圣安东尼奥的影响,基本上一半的人口都靠它而活。

虽然现在电话电报公司被拆分了,但仍不能改变这家企业是圣安东尼奥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电话电报公司的总部,每次华斯坦纳来到这里都感觉到疲惫,因为每次过来都需要跨越差不多整个美洲。

旅途的疲惫还不算什么,可工作上的不顺才是重点。

有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漂亮国虽然不知道这句话,但类似的俚语也存在。

有些地方,本身就以当地的名山大川或传说而闻名,所谓有仙则灵。

而有的地方,是真的孕育着真龙的存在。

回溯往昔数十年,当探寻科研领域的璀璨明珠时,人们的心目中几乎会不约而同地浮现出默里山的身影,那里不仅是智慧的灯塔,更是科研创新的圣地。

在这片沃土之上,矗立着一家举世闻名的科研圣地,那就是贝尔实验室,一个能够激发实验者无限遐想,并助力他们实现科研梦想中和几乎一切可能性的顶尖殿堂。

贝尔实验室以其卓越的科研成就和前沿技术探索,成为了全球科研工作者心驰神往的圣地,引领着科技进步的浪潮。

然而,随着电话电报集团当年的拆分,其璀璨的明珠贝尔实验室,亦未能幸免于分崩离析的命运。

昔日,这座坐落于默里山的庞大科研殿堂,汇聚了数以万计的全球各个领域的顶尖实验人员,他们在此不懈探索,共同铸就了科技的辉煌篇章。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拆分后的贝尔实验室规模已大幅缩减,现在的科研人员数量只剩一万多人,照比巅峰时期缺少了三分之一。

而现在,拆分后的电话电报公司即将面临再一次的重组。

华斯坦纳就是现在贝尔实验室的一把手,也是全球闻名的大学者。

“华斯坦纳,你知道的,拆分重组不是我决定的,是董事会的一致决议”。

“我知道,董事会的决议我改变不了”。

华斯坦纳的声音有些悲鸣,作为贝尔实验室的一把手,他不关心集团如何运营,也不关心这样做的目的,可这给贝尔带来了实质的打击不是他能接受的。

“难道我们实验室必须要归属于拆分出来的新公司吗?不能再隶属于集团总部了吗?”

归属谁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贝尔实验室的经费。

拆分的公司是用来干什么的?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用来上市圈钱割韭菜的。

而贝尔实验室呢?数以万计的科学家,手握大量专利,科研领域的殿堂级存在。

可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烧钱的饕餮,吞噬着大量的金钱。

一家上市企业,如何能让股价漂亮?唯利润儿。

贝尔实验室划分到这家企业名下,能有充足的研究经费才怪呢。

虽然电话电报公司也是上市企业,但体量不同,按照百分比投入研发,得到的研发资金都有差距。

“华斯坦纳,我还是那句话,这不是我能决定的,你为什么不能找施坦因聊聊呢?”

施坦因是定下的拆分出来新公司的CEO,不出意外以后贝尔实验室归他管,批复多少经费自然也是他说的算。

可华斯坦纳知道,对方是个坚定的弃贝派,意思就是主张放弃贝尔实验室的那一派别。

自主研发,没有研发任务,研发方向随科研人员的喜好。

全世界这样的科研机构有几个?哪家公司组建科研团队不是为了产品和盈利。

贝尔是这么模式,远东实验室也是如此。

这些年很多学者都提倡这种模式,因为远东的快速崛起就在眼前,收益是明晃晃的摆在这里的。

但经营者没有傻子,想要发展这种模式,首先一点就是要有庞大的资金作为后盾。

这种资本的需求不是一般的雄厚,要能接受很多实验成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盈利,甚至毫无用处。

能掏的起钱这么挥霍的企业,全世界也超不过三十家。

而这些企业中,非科技类的又占了一部分,剩下的更是寥寥无几。

投钱无所谓,但谁又能保证这样的模式就能成就另一个远东集团呢?就算有了结果,怎么能把它转化为跨时代的产品呢?

贝尔实验室就是这样的例子,晶体管诞生于贝尔,但贝尔没有孕育出德仪或者远东芯片。

UNIX系统和C语言还有C++语言也出自于贝尔,怎么没看到贝尔替代微软,成为电脑系统领域的霸主?

电荷耦合元件也是贝尔发明的,结果呢?现在的贝尔还需要对外采购,旗下没有一家公司发展元器件。

最后的结果就是贝尔靠着手里的专利每年收取一些专利费,直到专利到期。

说到底,电话点报公司成就了贝尔,贝尔管理层的眼光一直都滞留在电信领域。

正是这样的原因,很多管理者想要肢解贝尔,留下一部分科研人员专门研究相关领域,剩下的都遣散。

这样做不仅能为公司每年省下大量的研究经费,也能专注了电信领域的研发。

当年罗念中趁着贝尔拆分强势入股两家小贝尔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很多人都把这推卸于贝尔实验室的管理模式。

如果能专心研发相关的产业,电话电报公司能在技术上被弯道超车?

现在南方贝尔和大西洋贝尔发展的越好,弃贝派越牙痒痒,这可都是美金呀。

所以找施坦因,华斯坦纳知道结果如何。

作为一个学者,他对于管理层这种互相踢皮球的方式一点经验也没有。

以前的贝尔根本不需要他来要经费,不管多少,集团每年都会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投入到贝尔实验室。

可现在不同,虽然贝尔再次的拆分,本来就越来越小的研发经费还被卡主了一部分。

因为拆分后贝尔就属于新公司了,集团有些人觉得剩下的经费应该新公司出。

走动了一天,华斯坦纳都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应。

他非常清楚,现在的贝尔实验室不是集团主要考虑的对象,拆分才是首要大事。

看着圣安东尼奥机场上的天空,华斯坦纳真不知道回去该怎么和那些等着研发经费嗷嗷待哺的科研人员解释。

(本章完)


  (https://www.lewen99.com/lw/11284/6471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www.lewen99.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