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 > 长生 > 第一百零九章 留下后路

第一百零九章 留下后路


  待那对中年夫妻背着老妇人离开,长生回到义庄开始动手收拾,那三人自义庄生活过十余日,留下了很明显的生活痕迹,这些生活痕迹有些得消除掉,有些得留下,这里就是他之前十余日所滞留的地方,也是长安发生变故时他不在场的证据。

眼下可能用不到,但以后一定用得到,在进入长安遭人怀疑时,他得说出之前这段时间的行踪轨迹,尽管他就算不说,官兵也奈何他不得,但是能让人完全消除怀疑,为什么非要让人心存怀疑。

义庄后面的粪便就得处理掉,他一个人屙不了这么多,瓜皮果核也得处理掉,因为他有干粮盘缠,不至于以这些东西充饥。什么东西不处理掉?火坑里的燃烧的灰烬得保留下来,屋内烟熏火烤的痕迹得保留下来,屋外的木柴也得留下,但不能就这么留下,得处理一下,因为一个有灵气修为的人和普通人在折断木柴时的力道是不一样的,断口自然也会有所差别,天知道朝廷会派出多厉害的高手追查此事,当不了解对手的底细,就得把对手想象的无比缜密,任何的蛛丝马迹都不能忽略。

在此滞留许久,黑公子也总要屙屎的,马粪没有那么多,那就将黑公子刚屙的马粪蛋扔到火坑里,不能全烧完,得留下一部分,以便于日后前来探查的人发现马粪被焚烧过,来人一定会疑惑他为什么会焚烧马粪?因为这不符合常理,但如果他们继续追查就会知道黑公子体内带毒,马粪也有毒,他临走之前将马粪烧掉是担心剧毒扩散。

大部分人都不相信别人的说辞,只相信自己的判断,那就给他们留下错误的线索,让他们自行判断,只有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思考所得出的结论,他们才会深信不疑。

忙到二更时分,义庄内外收拾的差不多了,长生又拿出了符纸,他在此处滞留了十余日,总得有个理由,理由也简单,抓鬼,道士都会抓鬼,义庄里也最容易闹鬼,自义庄留下符咒,以此证明自己待在这里的这些天是在抓鬼。

但不能画了就贴,还得做旧,做旧也简单,烧上一罐热水,用热气将符咒熏湿,待朱砂略微扩散,再将符纸烤干,然后贴到屋外各处,秋冬时节都会下霜,被霜打过的符咒就该是这个样子。

再画几张驱鬼符咒,加盖法印,自篝火上焚烧,几张符咒不能烧成一个样子,不然一看就是一起烧的,得分开烧,他原本是想随便画个祈福咒的,但是想到万一前来核查之人拿着残缺的符咒给行家看,那就露馅了,还是得画驱鬼符咒,烧的时候还得故意留下一部分有字的,以便于核查之人拿给行家辨认,对方一看,确是驱鬼符咒,那核查之人就更是深信不疑了。

如果来人检查过义庄就此打住自是最好,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他的身形被很多人看到了,而且黑公子也暴露了,官府会将他视为头号嫌犯,检查过义庄之后,来人肯定还会去山下村庄询问,那三人自义庄滞留了十余日,天天晚上生火,只要村里有一个人看到最近十余日义庄天天晚上有火光,就等同间接证明他这段时间一直待在这里。

三更时分,长生还没睡,这可是个大事儿,如果处理不好,以后就会一直被朝廷怀疑,会影响他以后所做的所有事情。如果处理好了,这件事情就能永远的掩盖过去。如此重要,值得费心费脑。

细心和粗心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但后天也能养成一部分,细心是很累人的,大部分人都懒得费脑,但不愿费脑受累,就得遭人算计,就会沦为别人眼中的蠢货。

不管是费心还是费力都不会白费,付出的比别人多,得到的自然比别人多。

三更过半,长生突然想起一事,急忙翻身坐起,出去陪着黑公子自义庄外面溜达,十几天哪,黑公子不可能不走动,如果周围马蹄太少,也会被对方看出破绽。

还有草,此时大部分草木都已经枯黄了,但避霜处还有绿草,义庄附近的绿草都尽量薅掉一部分,留下黑公子吃草的痕迹,尽管黑公子并不喜欢吃这些东西,但前来调查的人不知道。

换成大部分人,做到这个份儿上都感觉差不多了,但差不多是个致死的毛病,做到差不多就满意的人一辈子注定一事无成,知足,敷衍,糊弄都会导致平庸,不管什么事情,想要做好就得精益求精,就得绞尽脑汁,做到极致。

四更时分,长生又起来了,每个道士随身都会带有硫磺,他的包袱里也有,这个义庄的气味不对,是难民居住过的气息,得燃烧硫磺熏一遍,道士抓鬼多会用到硫磺,这也能间接证明他曾在此处捉过鬼。

作罢这些,长生重新回到路口,易位检视,只当自己是受命前来检查的官差,查不出线索就要满门抄斩,

这一查不要紧,险些吓出一身冷汗,那对中年夫妇会编织,当是知道那老妇人快死了,二人自义庄东北的茅草地里割了不少茅草,现场还遗留下了一张没编完的草席。

这东西要是被人看见那还得了,瞬间就能猜到先前住在这里的人不是他,得赶紧处理掉。

以最毒的眼神,最苛刻的态度多次观察确认,最终找不出任何破绽,长生这才回到义庄小睡了片刻。

天亮之后立刻动身上路,他没必要留在这里等人家来查,那就太假了,他费心费力的布置掩饰,为的只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离开义庄之后,长生径直往北走去,沿途不时可以见到纵马经过的江湖中人,这些江湖中人衣着各异,当是分属不同的门派,但他初出茅庐,对江湖门派少有了解,也不知道这些人具体出自什么门派。

不过他倒是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不少帮派都有少年少女同行,这些少年和少女也做武人打扮,明显是练武之人,这些人无疑是他比武时的对手,但有一点他想不明白,那就是朝廷召集他们这些习武的少年少女做什么?他们年纪太小,领兵打仗,平贼讨逆这些事情他们也做不来。

前往长安的江湖中人不止有普通武人,还有道士和尚,尼姑也有,也与那些寻常门派一样,都是拖家带口,有老有少。

道士和尚是不能骑马的,都是步行,长生此番穿了道袍,也就不便骑马了,牵着马往前走。

赶路的江湖中人彼此之间有认识的,遇到熟识的就会勒马说话,亦或是自路边叙旧,长生自他们身边走过,也能听到他们部分言语,不过这些人都是自外地赶过来的,关于京城的变故他们并不知晓,所说之事大多是关于此番比武的,这些江湖中人对朝廷组织的这次比武持完全不同的两种态度,一种是积极的,希望通过这次比武扬名立万,为国效力。还有一部分是消极的,他们不愿受人约束,也不愿为官,有心过来走个过场,却又担心不尽全力,示弱逃避,朝廷会降罪责罚。

但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些人的言语之中都对朝廷充满了敬畏和忌惮,这一点也是长生不太理解的,因为他没怎么接触过官府,更没接触过朝廷,在他的心目中练武之人不应该惧怕官府,因为寻常官差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此时已是月末,距比武只剩下了七天,赶往长安的江湖中人为数众多,沿途城镇的客栈早就住满了,当晚长生只能露宿荒野,与他同样境遇的还有不少人,单是他露宿的山林周围就有几十处或明或暗的篝火。

次日继续动身,长生一直刻意留心,观察过往的马匹,观察的结果令他放心不少,因为黑马并不少见,十匹马中至少有三匹是黑马,算是最为常见的,再有就是枣红马,白马,青毛,褐毛,杂毛。

当晚还是露宿,此时离长安已经不足三十里了,骑马的都快马加鞭赶去长安了,露宿的多是和尚道士,有的门派来的人多一些,有的门派只有师徒二人。

长生刚刚自林下点上篝火,一群尼姑就来到了他的近处,晚上会下霜,树林是比较理想的露宿场所,而附近只有这一片树林。

这群尼姑共有五人,一个老尼姑,两个年轻尼姑,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尼姑,这群尼姑应该是正经尼姑,穿戴朴素,仪态端庄。

尼姑属于佛门,跟道士不是一条道儿上的,双方相距十丈左右,各自歇息,并不交谈。

二更时分,北面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不多时,马匹奔来,长生率先看清了骑马之人,不是旁人,正是他当日自未央庵遇到的那个余一尼姑。

眼见余一尼姑策马向他奔来,长生眉头微皱,因为余一尼姑身上兼着大理寺的差事,属于巡捕官差。

不等长生坐起,余一座下马匹已经来到近处,不过余一并不是冲他来的,而是自那群尼姑附近翻身下马,冲那个老尼姑合十行礼。

直到这时长生才知道这个老尼姑是余一的师父,那两个年轻尼姑和那个小尼姑都是她的师妹,得知她们来到长安附近,余一特地过来接迎。

眼见余一来到,那个小尼姑好生欢喜,一口一个观音师姐,直待那老尼姑低声斥责,不让她呼喊余一外号,那小尼姑方才改了称呼。

与师父同门交谈过后,余一取出银两相赠,尼姑也得吃饭,来到长安总不能挨家挨户的乞讨,住处她也替几人安排好了,就住在大理寺不远的一家客栈。

与几人说话之时,余一不时转头看向长生,待得结束谈话,余一牵马向长生走了过来。

“阿弥陀佛,咱们又见面了。”余一合十。

长生站立起身,平静稽首,“无量天尊。”

“原来你是道门中人,先前为何不穿道袍?”余一上下打量长生。

“大师有什么事吗?”长生反问。

“没事,见你在此,与你打个招呼,你继续睡吧,”余一牵马走向大路,不过没走几步她就停了下来,转身回头,“小道长,你近段时日去过长安没有......” 


  (https://www.lewen99.com/lw/23246/4500670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www.lewen99.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