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 > 寒门宰相 > 九百一十三章 贤相否

九百一十三章 贤相否


  听着官家的言语,章越的心情,既激动又平静。

  平静的是因为此行早有预料,但激动的是即便预料到了,仍是依旧忍不住心境起伏之至。

  宋朝官员体系是宰相,执政,侍从官。

  而宰相和执政并称宰执。

  虽说他如今已是侍从官之巅,再跨一步即是执政。但侍从就是侍从,执政便是执政,中间有一道巨大的鸿沟。

  章越想到了当年英宗皇帝的从龙之功,全靠司马光的提携。但司马光却九辞枢密副使,天下以为高,韩琦原来看司马光不顺眼,但后来也是再三赞誉,也是通过这个方式顺便恶心一下王安石。

  如今章越入相的原因与司马光有些相似。

  都是以异论入相,作为二府中制约新党的力量,就如同文彦博,冯京都是同样的定位。

  皇帝要用新党变法,但偏偏又用反对派或持中派间杂在宰执的位置。

  在有的人眼底,这不是脑壳子有病吗?

  派系斗争的内耗问题怎么办?

  说白了如果要消除内耗,那么汉朝制度是最优的,当时刺史一个人权力,就相当于今日经略安抚使,转运使,提刑使三个人的权力。

  从制度上而言设那么多位子,还不是让你下面的人斗来斗去的。

  非必要时,可以用小错误来避免更大错误,这也是一等大成若缺。要成功除了始终有个正确的大方向外,及时的反馈和细节上的不断修正也是同样重要。

  但话说回来,内耗是平日常态,可遇到大船掉头或遭到大风大浪时,那么全船必须只听一个人。而变法就是大船要掉头,你不可以一开始就左满舵打死,那是要翻船的,但同时也要减少内耗。

  所以从变法初期的司马光到了文彦博,再从文彦博到冯京,再从冯京到章越,他们政见又一个比一个又更倾向新党。

  从坚决反对变法,势不两立的司马光,再到喋喋不休反对的文彦博,再到争而不力的冯京,再到与新法有所出入,既赞同又反对的章越。

  异论的政见,越来越趋于中和。

  章越突然感觉到,什么是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结合到了一起,紧密相关。

  正如当年受命征讨熙河时一般。

  天下的重任到了你面前,你去担是不担?

  章越定了定神道:“陛下,臣之岳父乃枢密使,如何敢再拜枢密副使?臣不敢拜领。”

  辞有假辞真辞之分……到底什么是假辞真辞,个中人自有体会。

  见章越二辞,官家笑道:“朕已打算让吴卿入中书相,效前朝时晏元献(晏殊)为相,郑国公(富弼)为枢密副使故事。”

  章越道:“当初辽国迫境,故仁宗皇帝不得已如此,眼下天下太平,万不可效仿此例。”

  官家道:“今日何尝不是,王相责朕令边军配车牛驴骡,广籴河北刍粮,扰扰于江淮,天下皆知,契丹如何不知,但中国不能当契丹,朕又何尝不知。”

  “以柴世宗之武尚且勉强胜睡王,朕不及柴世宗如何能胜辽主?”

  睡王乃辽穆宗耶律璟,乃弱主,而非……在他在位时,北周从辽国手里夺取了三关。

  章越道:“此一时彼一时,今辽主未必贤于睡王,而陛下今日之武亦更胜过柴世宗,还请陛下不必忧之……”

  三辞之后,官家果断地道:“好了,朕已拿定主意,章卿不必再辞了。”

  这是走完流程了……章越万分忐忑地起身,竟一时没有留意到椅脚压住官袍的下摆,以至于仓皇起身时突然被扯了一下,差点又一屁股坐回了交椅上。

  见此一幕,李宪及左右侍从都是忍俊不禁,想笑又不敢笑的表情,大家都是努力地憋得很辛苦。

  官家见此也是转过头咳嗽数声,不让章越看到自己脸上的表情。

  “寒家子,终还是寒家子……最后还是露了怯……”

  方才平静自如,厚颜三辞就成了一个笑话,他日传出去,可是一段他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满殿的静默之中,章越从片刻尴尬之中瞬间平静下,嘴角一撇在心底自嘲,笑之,笑之,我本寒微出身,又何必掩之。

  章越幡然振袖作礼朗声道:“臣谢陛下!”

  眼见章越不卑不亢地重新行礼,清越的声音回荡在殿中。

  宰执之位,臣求之君,君亦求之臣。

  不用满脸阿谀,一个‘谢’字足以,此乃古风,而非皇权强大时的那一副奴颜婢膝之态,读书人的人格都没有了。

  一个连人格都没有人,身居高位以后要他以天下为己任,怕是要克服点心理障碍了。

  昔唐玄宗用姚崇为相,姚崇谏太宗十事,不听从哪怕是宰相也不干。后来宋太祖撤去了宰相再君王前座位,但此风仍去不远。

  遥想汉唐时,哪怕是皇帝,宰相也是可以与之平起平坐的。刘备三顾茅庐,今人居然大惊小怪,真可称人心不古。

  官家闻言亦不敢怠慢,坐在龙椅那等章越磕头说什么臣谢主隆恩,而是亲自走下台阶,双手托起章越的手臂言道:“朕以后要将国事,多多劳烦于卿了。”

  听官家此语,满殿肃然,方才还心底笑章越的侍从们无不改颜。

  李宪心想,人都说官家与王安石如一人,但我看官家遇章越,方是刘备遇诸葛亮。

  千古君臣相知相遇,也不过如此。

  此刻章越正色道:“臣虽匹夫,然家国天下,社稷兴亡,臣焉敢轻之,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一刻章越方知,匹夫背负天下兴亡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在出师表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情。

  而这一辈子读得圣贤书到底说得是什么?在眼前豁然开朗了。

  那如同汗牛充栋般的文章典籍,无数先贤呕心沥血的著作,张载的横渠四句,便是这一刻的明悟。

  那便是我以我血荐轩辕!

  最后的最后,章越合上眼睛,回到梦笔山时‘天下事,少年心,梦中分明点点深’。

  眼见章越动于神色,真情流露,也是出乎官家的意料之外。

  章越是为自己得相位激动吗?

  好像是,好像又不是。

  曾有有人当面论司马光之奸,官家对他道,不论其他事,只说辞枢密副使一事,古今惟见一人。换了其他人,迫之亦不肯去。

  而如今章越之受枢密副使,则足见其忠也。

  官家言道:“如今百姓穷苦,国政多乱,强敌在境,朕承祖宗之命,夙夜兴叹,可惜才浅德薄,无力申于天下。”

  章越从容地道:“陛下不必妄自菲薄,仅陛下求贤待士一事,古今明主亦是罕及。君以国士待臣等,臣等当以国士报之。陛下垂拱以来,变法已是有成,且如今稍以宽之,除了交趾之外,数年之内,不求边功,民之倒悬自解。但若要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以臣观之,此事说易不易,但似难亦不难矣。”

  “至于国政之事,似乱麻一团,若细细解之则不知虚费多少气力,唯有以快刀斩之。本朝异论相搅成俗,党争之事,唯有陛下可以消弭。若时日越久,嫌隙越深,此事臣请陛下立断!”

  “至于辽国一事,此寇如今敌中国一百七十余年,看似虽强,但以臣计之,高丽服亦不服,内四分五裂,终其不过大而无用,腐而不倒罢了,容臣先为陛下除去此忧!”

  官家听了章越一席话,精神一震,换了旁人这般言语,肯定以为是加封后激动得胡言乱语,大吹法螺,但章越何人?

  官家道:“朕昔用卿,收熙河七州如反掌,如今唯有再托付卿。朕治天下似如登楼,卿建一楼,朕登一楼,终可穷千里,万里之目!”

  闻之章越拜而不言。

  李宪当即应景地拜道:“臣贺陛下得房杜,姚宋般千古贤相,中兴我大宋!”

  左右侍从亦是齐齐下拜皆道:“臣贺陛下得贤相!”

  “臣为陛下贺!”

  众人的道贺之中,官家顾盼之间,似看到自己成为了中兴之主!

  千古贤相,中兴大宋。

  这两个词划过章越心头。

  我可以吗?

  章越勾起了笑容,看向了殿外,看来明日会是一个好天气!

  ……

  政事堂中。

  吕惠卿,王珪,王安石三人分坐。

  自王安石回中书后,吕惠卿只是保持与王安石面上的和睦,甚至在天子面前也是一副全力给王安石帮腔的样子。

  但王安石却丝毫没有给吕惠卿面子,他回朝后,立即罢停吕惠卿在他罢相期间,所设的手实法和给田募役法。但吕惠卿任由王安石为之,并全程一言不发,半句反对也不见。

  众人都奇怪这不是吕惠卿的性格啊。

  王安石说什么就是什么,吕惠卿哪里是这么云淡风轻,不吵不闹的人?

  唯独今日吕惠卿脸色很难看,他是高度敏感之人,从方才王安石对章越平静的话语中,谁也没有察觉到什么,但他已是察觉到了。

  片刻翰林学士杨绘手捧御批而至,都堂之内早候着众官吏本皆翘首以待,这一刻皆是骚动,终于拜令下达了吗?

  杨绘捧御批给王安石,王安石与左右吕惠卿,王珪一并看过。

  王安石当即吩咐草拟文书……

  而此刻本是万事不争的吕惠卿再也忍不住,伸手按住印盒中的相印对王安石道:“此乃取乱之道,还请相公三思啊!”

    Ps:此文就如同我的心情一样,写文主要还是不辜负书友们的厚爱,所以每一章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让大家失望。


  (https://www.lewen99.com/lw/23374/76126889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www.lewen99.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