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 > 寒门宰相 > 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奔宋的魏王

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奔宋的魏王


汴京南薰门。

  耶律乙辛的马车正缓缓驶入,他的车驾与正在出城被贬永州的李定正打了一个照面。

  李定因弹劾宰相失实,同时不经过开封府动用私人武装搜捕宰相的庄园,更是罪加三等,结果沦落至被贬岭南。

  堂堂御史中丞得到了流放岭南的下场。

  李定立朝没什么交好的大臣,其人一贯以是无党自命,再因依附王安石得美官,又诬陷苏轼于罪,公论不太好。所以没什么人求情。

  章越见没人求情,也是有些诧异。

  最后还是蔡确出言,他对章越说李定毕竟是重臣,将四入头之一的御史中丞流放岭南似不太好,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

  再说之前上疏言事的郑侠,唐垧已是被贬岭南了,李定毕竟是重臣还是要留些颜面的。章越虽怀疑此事背后有蔡确的影子,但最后还是念及对方的情面,在李定出发前一日,改外放至荆湖南路的永州。

  这就是让李定上山捕蛇,搞不好和柳宗元一样也留下些什么传世文章来。

  此刻李定在南薰门前捧疏,也是百感交集。他对跟从他同去的数子道:“我从父读书家贫难以为继,多亏宗族支持,这些年来为官,总算用官俸都偿清了旧债,也算报答了宗族的大恩。”

  “现在我等去永州,自谋生路,自食其力,也不枉了我李家耕读传家的门风。”

  李定数子听了躬身称是。

  李定虽官至御史中丞,但为官清贫,家里数子不仅没有衙内的纨绔之风,各个都保持着寒门学子的朴素。

  说完之后,数子先上了驴车。

  李定与前来相送的官员道:“我不认为是败在了道义上,而是败在了诡计上。”

  “可笑有的人口口声声说阴谋诡计是最下乘的,然自己却在用这一套。”

  李定自今想来仍是不忿。章越此人喜欢杀人诛心,一点宰相风度都没有。

  官员们都不敢答,这时候有耳目将他们的话传到章越的耳里就坏了。他们能来送李定便已是不易了。

  有一人道:“成王败寇,李公再计较于此,倒是气量不足了。”

  李定闻言冷笑一声,不再言语。

  但也有来相送的官员看着李定柴车而行的样子忍不住感叹:“这些年荆国公提拔的官员,在操守上都是称得上廉洁。”

  众人都是称是。

  李定登上驴车凝望宫阙片刻,最后扬鞭而行。

  在李定被贬时,另一位御史何正臣也已是被贬。

  何正臣与章直为同年进士,二人交往颇佳,何正臣为官也是颇为清正,为王安石赏识,后从于李定乌台诗案中对苏轼下手。

  ……

  此刻何正臣正往去见了章直一面。

  原来在李定弹劾章越之前,他便与章直多有联络,甚至通风报信。

  现在章直没有住在章府里。章府之中人来人往,仅章越的幕下便有一百多人,不利于他病情的调养。于是章直便在汴京宜秋门买了一座宅子搬了出去,与苏辙作了邻居。

  而章实和于氏也搬了过来。

  如此章家大房和三房也是正式分了家。

  现在章直半卧在床榻上,经过近两年的修养,他也不过勉强下床而已。

  “此事终是了了,你这一次被贬出京,料想后面会起复之时。”章直脸色有些苍白,有气无力地与何正臣说话。

  “话是这么说,但在丞相那边,还请子正替我多多美言。说实话我的心还没有底。”

  章直沉默片刻道:“你两头下注,虽有通风报信之功,但丞相未必能记在心底。我如今已如半个废人,久已不过问朝政了。便是丞相这边也很少走动。”

  何正臣默然片刻,最后还是起身告辞。

  吕氏从屏风后步出,方才何正臣的话,她都听得一清二楚。

  “何正臣如此低声下气,你何不问一问三叔,落个顺水人情。”

  章直道:“我如今已是远离朝政,不宜再过问这些。再说三叔他必有自己的安排。”

  吕氏道:“你三叔如今当了宰相,你也为他鞍前马后过。”

  听得吕氏的意思,章直微微一笑道:“过去曾想马革裹尸,如今则是大隐隐于市。”

  吕氏听了章直这么说,满肚子的怨气被压了回去。吕氏道:“如今我爹爹与章公在党项征伐事上意见相左,官人是不愿在其中左右为难吗?”

  章直笑着道:“我是这身子不成。你看咱们如此这日子也挺好。”

  吕氏还是怨气满满地道:“只可惜是坐冷板凳。”

  章直闻言大笑搂住吕氏道:“我能生还回来见你此生已是足矣,至于其他又何必多求。”

  吕氏闻言一脸幸福心道,是啊,官人说得不错。

  她抬起头却见章直说完后脸色非常难看,知他旧伤复发,连忙扶着他重新躺在床上。

  ……

  李定,何正臣罢后。章越追贬数名李定余党,当初提供武力给李定拿去耶律宏的人,不得章越动手,开封府知府苏颂便已是将对方连根拔起,全部荡平。

  得罪了当朝权相,不说是言出法随了,甚至不用章越使眼色,下面的人都懂得抢着办事。

  官家暂不设御史中丞,陈睦改为权直学士院,以舒亶为侍御史知杂事,成了御史台的首脑。

  而耶律乙辛入城时哪知道对面出城的正是因他而罢官的李定。

  耶律乙辛秘密抵至汴京后,便择秘密之地安置。

  其中官家不断派心腹大臣和内侍来问耶律乙辛的态度,不过耶律乙辛无论如何都是不答。

  最后李宪亲自下场,听闻是李宪后,耶律乙辛有所动容道:“我识得你。”

  李宪笑了笑道:“承蒙魏王看重,不知魏王到底为谁所害?”

  耶律乙辛叹道:“一言难尽。”

  李宪命人上酒,亲自给耶律乙辛斟了一杯后道:“魏王请说。”

  耶律乙辛端起酒一饮而尽后道:“我和张孝杰二人被罢后,取而代之是前枢密直学士梁颖。”

  “梁颖?”李宪出现质疑的神色,一旁的接伴使道:“此人在熙宁六年时为使节来贺同天节(天子生日)。”

  “之后他与萧素一并参与河东勘地谈判,据沈括言道,此人颇为强势,数与我方争执,此外再无更多记载。“

  李宪不由摇头,能够扳倒耶律乙辛的这等重要人物,大宋朝堂上对他居然知之甚少。

  耶律乙辛道:“梁颖是汉人与张孝杰是同榜进士,梁颖虽是汉人则依附知北枢密院使事萧素,此人正是本王的大敌。”

  “不过本王当时对这些汉臣并不在意,本王的大敌是依附皇太子的契丹皇族及后族势力。汉人士大夫毫无根底根本不足为惧。谁曾料到最后主张对付本王的,正是此汉臣梁颖。本王失势后,此人极力对付本王,张孝杰之余党。张孝杰是他主张流放的,本王若不奔宋,如今也只有死路一条。”

  “用你们汉人的话说,真是一辈子打了雁,却被雁啄了眼。”

  李宪闻言笑道:“魏王出身寒门,能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足见魏王的本事。”

  “从古至今寒门挑战世家失败了,取代旧的寒门的往往是新的寒门,而不是旧的世家。就算寒门挑战成功了,也会成为新的世家。”

  耶律乙辛道:“说得不错,如今辽国掌权的是北枢密使梁颖,但是他并不深得陛下……辽主信任,比本王当初可是差多了。”

  李宪道:“辽主为何喜用汉臣?”

  耶律乙辛道:“你们汉家制度确实有值得我们辽国借鉴的地方,譬如我们南北枢密院,南北中书门下,都是参照你们汉人的制度。本朝之臣娴熟于弓马,对于文物典章确实不如你们汉人明白。”

  “不过咱们辽国的中书门下,不兼枢密使就不得预闻政事,只是汉宰相,算不得真宰相。”

  听了耶律乙辛的话,一旁的接伴使连忙拿纸笔记下,宋朝对辽国国内官员制度确实一无所知。

  李宪道:“据我所知如今辽国的汉宰相一个是梁颖,一个便是杨遵勖,他也是真宰相吧!”

  耶律乙辛道:“此人与梁颖是儿女亲家,可不如对方有种,本王杀皇太子时,此人一言不发,如今已被辽主冷落。”

  李宪心底大喜,同时又故作叹息道:“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如今魏王去后,辽主手下岂非无人可用?为何不能罢休呢?”

  耶律乙辛失笑道:“当年太祖皇帝兵强马壮故有窥视中原之心,对唐使道,若与我大河之北,则吾不复南侵。”

  “如今你们汉人今日变法图强,夺取熙河路后,又迫使党项割地,几乎将李秉常与梁氏母子逼入危险之境,以后难道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吗?”

  李宪闻言笑了笑道:“魏王,我大宋是收复熙河路而并非夺取熙河路。”

  耶律乙辛道:“你们玩这些文字游戏有意思吗?土地之物能无主,唯有强者方居之,而弱者失之或者匍匐于强者身前。”

  李宪道:“那么如今辽国主张伐宋的是哪些人呢?”

  耶律乙辛闻言笑道:“本王要见你们大宋的皇帝!”

  李宪道:“咱家会替魏王安排!”

  耶律乙辛点点头当即闭目不再言语,李宪起身告辞回到宫中禀告天子。

  Ps:辽史记载,国相梁益介(梁颖)杀英弼(乙辛),坐死者千人,立延禧(天祚帝)为皇太孙。


  (https://www.lewen99.com/lw/23374/80405128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www.lewen99.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