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660章 想出办法来

第660章 想出办法来


  “老臣遵旨!”李善长道。

  “这实行自然科学九年义务教育,是清除儒家之后,历史上的第一次。如果你能办好了,将来也必定会名垂青史。”朱元璋道,“后世的史书会这样记载,李善长是开展自然科学教育的伟大教育家,华夏几千年历史中的第一人。”

  “多谢陛下栽培!”听到朱元璋给他画的这个大饼,李善长激动的声音都颤抖了。

  而且李善长通过自己的智慧判断,这个大饼有一天,还真的有可能实现。因为大家都已经看到,自然科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只要不蠢,人们都可以看出,以后自然科学必定会成为主流。

  儒家那些人情之学,必将会淘汰。

  看到李善长居然得到了这么好的一个差事,群臣都羡慕不已。

  古时候的读书人,毕生最大的追求就是名垂青史。就连配享太庙都让他们不能自拔,更何况是以其他方式名垂青史?

  为了名垂青史,他们甚至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虽然我们并不能确定,横亘在两地的喜马拉雅山脉到底大不大,但可以猜测得到,它一定很难翻越且人迹罕至。”朱元璋想了想道,

  “判断的依据,就是一些地理志上,关于乌斯藏边疆的零星记载。”

  “既然无法打通陆路的联系,那么此事就暂且作罢。”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还是先开展大明的自然科学义务教育,取代四书五经。然后在大力发展东风铁龙,等待天方从海上运送石油过来吧。”

  “皇上圣明!”群臣道。

  ……

  李善长作为开展自然科学义务教育的主要负责大臣,在接到旨意之后,立即展开了动作。召集了一群办事大臣,商讨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名垂青史,这次他做事非常积极,有着拼了老命都要干好的打算。

  首先是传达圣旨,让各个行省的府学,州学,县学,大力刊印数学,物理,化学第一册。作为第一批启蒙教材,发放到各级学府。

  其版本,统一用明教版教材,大明王朝教育出版社。

  其次,官办学府,学童入学前九年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三,严厉打击教育舞弊,抓住即斩。

  普及自然科学教育听起来简单,实行起来却很难。

  其主要的难点还是在于银子。

  想象一下,大明王朝突然要改版书籍,举国上下有多大?十五个行省的教材全部都要用新的,需要印刷多少本教材?

  造纸用的材料跟得上吗?

  伐木,砍竹造纸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印刷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以前的大明王朝虽然也印刷书籍,但完全没有这次这么巨大的规模。

  以前印个几十万本四书五经就顶天了,而现在要印刷几千万套书籍。

  这么一大笔钱从哪里来?

  还不是国库出!

  其次,因为大明王朝的百姓生活富足了,他们全都在开足马力生孩子。导致读书的适龄孩子数量,大幅度增长。

  现在的大明王朝,有上亿儿童。

  四五年后他们都到了入学的年龄。

  到时候,花在教育上的开支,恐怕是一笔天文数字。

  “李相,此事不好干啊!”一名翰林院学士道,“其主要难点在于银子不够。如此庞大的一笔开支,如果全部从国库出,国库恐怕也拿不出来。”

  “金行行长吕昶是出了名的吝啬,想从他那里拿钱,就好像从他身上割肉一样。”

  “是啊。”另一位大臣道,“虽然大明王朝现在发展迅猛,国库的银子可堪称充实,但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这笔银子花费,数目实在是太大了。”

  “据臣估算,起码要花费四万万两银子。”

  “就算朝廷发展再迅猛,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列位说的这些,老夫都知道。”李善长听了众人的抱怨之后,沉声道,“上位在朝会上的时候并没有让我去吕昶那里拿银子,估计也是知道这笔开支太大。不想从国库出,害怕影响大明经济腾飞的势头,让我自己想办法。”

  “陛下又要让李相去开展自然科学的义务教育,又不给银子?”那些翰林院学士道,“这不是既想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吗?”

  “谁说不是呢?”其余几位淮西大臣,纷纷抱怨。

  “看来,只能自己想办法了。”李善长感叹道,“这次推行自然科学义务教育,关乎国计民生,因此我们必须要排除万难,不怕吃苦,无论如何也要把陛下交待的这个艰巨的任务个完成了。”

  “是!”众人纷纷拱手答应。

  这次是李善长青史留名的绝佳机会,因此他拼了老命也要干好。老朱似乎也看准了他这一点,因此没有给他拨银子。

  至于能不能完成,就要看老李的能力了。

  不过,朱元璋相信他能干好。

  因为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情,能激发出人们最大的潜力。

  “李相,话虽如此,但我们该如何排除万难呢?”一大臣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没有钱,是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我们就算再努力,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是啊,就算我们把全部家当拿出来,也不够需要花费的银子的九牛一毛。”另一名大臣道。

  这件事情如果办成功,李善长会名垂青史,他们同样也有名垂青史的机会。因此这几人都很努力,甚至想过把自己的钱拿出来。

  “上位这是让我们空着双手,去干几万万两银子的事情啊!”最后一位大臣感叹,“没有任何依仗,我们如何能完成?”

  “我们并非两手空空。”李善长道,“圣旨,就是我们最大的依仗。”

  “虽然上位并没有明确让老夫去吕昶那里拿多少银子,但相信让他拿个几百万两来支持教育,他也无法推脱。”李善长道。

  “几百万两也不够啊!”旁边大臣立刻道。

  “其余的大头,我们就得另辟蹊径,想出奇招了。”李善长道。李善长不愧是大明第一文臣,在切身利益的逼迫之下,

  他被激发了无穷潜力,脑袋一转,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来。


  (https://www.lewen99.com/lw/24256/65786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www.lewen99.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