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三百二十三章:功德无量

第三百二十三章:功德无量


  整个南直隶占地很大,几乎占了后世江苏和安徽两省的面积。

  而此处,也是大明的核心地带。

  此时的南直隶,占据了天下人口的两成,赋税居天下之冠。

  不过南直隶虽大,可它的府却一般很小,其他各布政使司的府,往往管辖七八县,甚至十个县十一县。

  可在南直隶,下设的十四个府,如应天府,其实只管理两个县罢了,太平府则是三个县,宁国府的规模已是很大了,也不过是六县而已。

  这自然因为是此地乃是京畿,人口众多,最是繁华,又是出于制衡的考虑,避免某府太大。

  而现在,一个超级大府诞生了,足足有九个县的太平府出现,而且还属于南直隶的核心地带,人口有近七十万户,三百多万人口。这放在各布政使司里,虽人口的规模一般,可若是相比较为偏僻的布政使司,人口甚至还多一些。

  陛下直接大笔一挥,等于是奠定下南直隶内一个超级大府的格局。

  而且按照此前开府的先例,也就是说,这个府不但享受京兆府的待遇,与应天府平齐,而且还可自免官吏。

  这绝对是破天荒的事。

  即便是杨荣,也不禁站出来:“陛下,此举,臣以为不妥……”

  “朕以为很妥。”不等杨荣说出理由,朱棣道:“宁国府百姓,饱受盘剥,已到了这样的地步,朕以为,将其并入太平府,是恰当,也是合适的。”

  顿了顿,朱棣又道:“若是诸卿之中,有人觉得自己可以担当这宁国府知府大任,也可毛遂自荐。”

  此言一出,大家都不吭声了。

  这个,就有点吓人了。

  蹇义都弄到了身败名裂的下场,何况还是其他人?

  于是朱棣接着道:“张卿家革除旧弊,很有一手。而且安置百姓,总能让人刮目相看。朕只叹的是,身边如张卿家的这样的人太少,若是多几个,朕何至如此?诸卿当以他为榜样,再来和他说什么妥当还是不妥当吧。”

  说罢,朱棣看向张安世,道:“张卿……太平府九县,朕就交给你了,你定不能志得意满,依旧还是要尽心尽力,不要教朕失望。”

  张安世忙道:“是。”

  朱棣又道:“太平府的事,还是老样子,有什么事,都可以便宜行事,不必询问文渊阁和六部,该怎么干就怎么干。”

  张安世道:“遵旨。”

  其实张安世清楚,这是陛下顺了姚广孝的意思。

  要干大事,张安世这一套行得通,既然行得通,那就让张安世放手去干。

  只有直接暴力地破坏规则,才可建立新的规则。

  当然,这其实也和张安世的身份有关,若是其他人,是断然不可能授予这样权柄的。

  也亏得张安世乃是外戚,又是当今太子的妻弟,是皇孙的亲舅舅。

  倘若张安世是天潢贵胄,只怕朱棣要一脚将张安世踹回新洲种烟叶去。

  可若是其他人,怕也未必能够放心。

  再有就是,朱棣本就没有太多的疑心,对人能有较大的信任。

  对于这份信任,张安世无比真挚地道:“臣一定尽心竭力。”

  朱棣点头道:“这里的事,你继续安顿,朕给你三日时间,三日之后,朕要摆驾回宫。”

  “是。”

  张安世当下,告辞而出。

  他刚刚出来,便有人疾步追上来道:“威国公。”

  张安世驻足,回头一看,却是夏原吉。

  夏原吉一脸郁闷,他被人截胡了。

  本来张安世打击士绅,就有点挖他夏原吉祖坟的意思,毕竟夏原吉也是士绅人家。

  原本抄没了这么多的耕地,夏原吉只道总算有了一点安慰,毕竟他另一层的身份,乃是户部尚书。

  若是大量的耕地转为官田,那么户部未来许多年的开支,就都可以放心了。

  可最后,张安世却将这一百多万亩土地,直接给劫了去。

  他苦笑,看一眼张安世道:“这么多的土地……威国公可有什么章法吗?威国公……这土地的管理,可不容易。”

  张安世道:“我自有办法,不劳夏公操心。”

  夏原吉却是苦着脸,道:“朝廷也有难处。”

  张安世显然此时的心情并不是很好,很不客气地道:“朝廷的难处,来自于那些不肯缴纳钱粮的士绅,夏公不想着打击这些该死的硕鼠,和我抱怨什么?”

  夏原吉:“……”

  张安世道:“总而言之,户部可别惦记着太平府,太平府已经很艰难了。”

  夏原吉没想到张安世竟来哭穷,一时瞠目结舌,最后摇摇头,便没再多说什么。

  张安世随即至府衙的前堂,开始召集人手。

  却在此时,有人来报,少尹高祥也到了。

  原来是张安世抽调太平府的官吏,高祥作为少尹,本是抽不开身,好不容易将手头上的事解决,怕张安世这边忙不开,便兴冲冲地赶来。

  听到高祥特意赶来,张安世的面色倒是平和了许多,带着几分关切道:“他都一大把年纪了,倒也不怕路上累着,车船到了何处?”

  这来禀报的侍卫道:“只怕再有半个时辰,就要到渡口。”

  张安世道:“我去接他。”

  对于高祥,张安世现在已渐渐的敬重。

  这人本是个老油条,混日子的好手,不过现在有了太平府的激励之后,协助张安世,将这太平府治理的得心应手。

  一个人的潜力是很可怕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之后,高祥好像老树开了新枝,将他一辈子为官所学来的情商和经验,统统都奉献了出来。

  张安世骑马,直接来到渡口,恰好此时,高祥的船刚刚到岸。

  见威国公亲自来接,高祥满面红光,活到他这个年纪,图的就是一个面子。

  同船的几个文吏也看出了高祥的心思,发出啧啧的声音:“高少尹,威国公亲自来接你了,只怕是各部的部堂,威国公都不肯如此呢。”

  “是啊,是啊,威国公随行惯了,不喜官场礼仪,倒没想到他亲自来。”

  高祥心里不禁得意,此时心花怒放,却摸着胡须,道:“好啦,这是威国公体恤我等,上岸吧。”

  上岸之后,和张安世见礼,张安世步行,与他并肩而行。

  寒暄了几句,张安世急不可耐地直接进入正题:“陛下有旨,命太平府署理宁国府六县,这宁国府六县,撤销了。”

  此言一出,高祥大吃一惊,愣愣地道:“呀,这……这……”

  这消息是他绝对想不到的。

  这等于是太平府的人口增加了一倍,而土地则增加了三倍。

  他这个少尹,也随之越来越水涨船高了。

  张安世不吝夸赞地道:“说来说去,也还是高少尹这些日子,干出了真成绩,这些政绩,陛下都是看在眼里的。”

  “哪里,哪里,都是威国公的功劳。”

  “我们就不要寒暄了,还有一个好消息,那便是……这儿抄没了一百七十万亩土地,陛下也任我们处置。”

  高祥只觉得眩晕,有一种老鼠掉进了米缸里的感觉。

  他显得难以置信,便不确定地道:“这……一百七十万亩?”

  不过很快,高祥其实也就心里有数了,抄没隐田,那些家伙们,藏了这么多的土地,被抄出来,也是情有可原。

  高祥和夏原吉等人不一样,他现在算是死心塌地的跟着威国公干了,几乎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统统都挂在了张安世的身上。

  对于那些该死的士绅,他已没有了多少好印象,抄了也就抄了,或者说……早就该抄了。

  于是高祥没有其他废话,很直接地道:“那么公爷有什么看法?”

  张安世驻足,凝视着高祥,用一种郑重其事的态度道:“这也是我我想好好和你商议一下的原因,我细细思量……这些土地,不如索性,分出去给宁国府们耕种。”

  高祥又是大吃一惊:“分……分出去?”

  这真真是他想都想不到的事。

  张安世徐徐道:“以永业田的方式,每户可给十亩二十亩,足以让他们生活了,这样的土地,不允许买卖,田赋要比寻常农户所拥有的土地高一成,这一成,其实就相当于的官府收了他们的租,这既提高了官府的粮赋,而这一成租,可有可无,远非佃农们租种土地可比。而且……也让本身拥有土地的小农们,心里舒服一些。”

  高祥若有所思地道:“这样……会不会有什么后患?公爷………真要分下去,只怕真要群情汹汹了。”

  张安世大笑一声,接着道:“从前我也是这样想的。有时候,也会瞻前顾后。可现在我想明白了,除非咱们不干人事,可但凡只要打算尽心治理一方,就一定会群情汹汹。有人要哀嚎,那就让他们哀嚎好了!有人哭,就会有人笑,其他的杂音,不必理会。他们若只是哀嚎也就罢了,可若是除了哀嚎,还敢干点什么,却要教他们来问问,我的刀利否。”

  高祥于是沉默了片刻,而后道:“那就分,拥有二十亩土地以上的,不予分地,无地者,按男丁来分,用永业田的办法最好,不得买卖,税赋比其他的土地高一些,官府的粮食,也就有了保障。不过……这可不是小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保障,如若不然,大家难免要觉得不平。”

  “这事儿……我看还是得调更多太平府的人来,他们与六县的人物瓜葛,而且办事也得力。当然,单凭这些人,要短时间内解决这些事,也不容易,不如……再抽调一些官校学堂的学员也来协助吧,打打下手也好。公爷,分地的事,就是要快刀斩乱麻,绝对不可拖泥带水。”

  他顿了顿,继续道:“一旦拖延,就可能有人从中作梗或者从中做文章了,公爷别小看某些人,这些人……可精着呢,他们未必有本事成事,却总能坏事。”

  “所以……下官的意思是,先抽调人手来,只假作是要更精确的丈量土地,并且寻访人口,每一户人,每一口田,都要明明白白,等到一切妥当了,再突然发榜出去,争取十日之内,将地全部分出,再授予各户永业田的田契,公爷你看怎么样。”

  张安世便道:“可以,那这事你来办,到时要辛苦你,你来坐镇这六县,我这个人管一管大方向还可以,教我管这些繁琐的事,怕要头痛了。”

  高祥点头:“下官得先制定出一个章程来,还有……此事事先也不必和人商量,等丈量,人力和物力都齐备的时候,再一气呵成。”

  二人议定,有了高祥,张安世也轻松了许多。

  又过了几日,他便随朱棣一道摆驾回宫。

  而此时……一场葬礼,也即将开始。

  只是这葬礼开始之前,火化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朱棣亲自过问了这件事,毕竟……这是姚广孝的心愿,他心心念念的就是烧出一个舍利来。

  而且若是真能出舍利,也证明了姚广孝生前的功德。

  姚广孝若是正确,其实就证明了朱棣正确。

  他们二人本就是休戚与共的关系。

  悲痛之余,朱棣选定了良辰吉日,又亲自扶棺,领着太子、张安世和百官至鸡鸣寺。

  鸡鸣寺里,朱棣领着百官在此开始等候。

  百官们窃窃私语,其实他们也不懂这烧舍利是怎么个烧法。

  只是古人们,大多对于未知的事,总还怀着敬畏之心。

  姚广孝其实在许多人心目中并不算什么好人,更谈不上什么有德高僧。

  甚至在市井之间,人们称呼他为妖僧。

  现在,终于这妖僧……要开始进行检验了。

  朱棣在大成宝殿之内,背着手来回踱步,显得有几分焦虑。

  若是张安世的法子也烧不出,那么……

  他皱着眉头摇摇头,若如此的话,姚师傅怕死不瞑目呢!

  一旁的朱高炽,脸色也不好,道:“父皇,你先坐下歇一歇吧……”

  “不必。”朱棣烦躁地摇头道:“哎……朕知道……许多人想看姚师傅的笑话呢,哎……”

  这些时日,朱棣的心情都是郁郁。就算已经过去几天了,朱棣依旧还没完全从姚广孝死去的悲伤里走出来。

  朱高炽便不敢再多言,只欠身坐着。

  在这鸡鸣寺,张安世为了烧舍利的便利,早就在此,建了一个巨大的炉子。

  这巨大的炉子,完全是在第四代炼钢炉的基础上打造。

  新的炼钢炉,早已不是当初烧舍利时那等小把戏了。

  此时,张安世先朝着姚广孝的尸首又拜了拜,此时不禁动情道:“姚师傅……一路走好。”

  当下便下意识的又想痛哭。

  他忍着悲痛,朝众人道:“开始吧。”

  姚广孝随即便被推入火炉之中。

  紧接着,便开始点火。

  很快,这里的屋顶上,便冒出滚滚的浓烟。

  因为姚广孝死得太过突然,所以在临死之前,张安世没办法提前给他喂一点什么。

  这就给烧舍利的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不确定性。

  不过……

  既然姚师傅没有吃药,那么就另想办法了。

  张安世在这炉子里,特意开了一个小孔。

  而后……一面哭:“姚师傅……你大恩大德,若是在天有灵,从前我若是做了什么错事,你千万不要责怪我。我那时年轻,不懂事。”

  泪如雨下之间,不忘从袖里掏出一些粉末来,往那洞口洒。

  “姚师傅,我舍不得你……呜呜呜……”

  张安世不断地掏袖子,一点点地将这粉末倒进去。

  一旁烧炉的校尉,个个低着头,不敢抬头看。

  跟随而来的朱勇、张軏、丘松三兄弟,见张安世哭得伤心,朱勇便上前道:“大哥,节哀。”

  “我太伤心了,你……你来罢。”

  朱勇噢了一声,便也从自己的袖里开始掏东西,往那洞口,不厌其烦地塞。

  朱勇袖里空空后,张軏便也上前。

  到了丘松时,丘松似是被张安世的哭声所感染,也不由得眼圈有些红:“大哥太重情义啦。”

  “快……快……”张安世催促。

  丘松道:“我……我……”

  他猛地,取出一个火药包……

  ‘张安世哭声戛然而止,浑身打了个激灵,道:“你这是要干什么?你什么时候带进来的。”

  丘松忙道:“大哥,别急。俺长大了,俺不傻了,俺将东西装在这里。”

  丘松将那包袱搁在地上,松绑,揭开,堆积的小山似的粉末便露在大家面前。

  “拿铁锹来。”

  张安世:“……”

  丘松几锹下去,足足十几斤的粉末几乎要将那洞口塞满了,只能用一根铁钳,狠狠地往里一捅,方才重新疏通。

  张安世又哭:“我的姚师傅啊!”

  接着回头看他几个兄弟一眼,道:“好了,你们快滚,别碍事。”

  “噢,噢……”三人连忙避让。

  校尉们将头埋得更低,只恨自己爹娘为啥要给自己生一对眼睛。

  张安世又继续悲切地道:“姚师傅,你这辈子,最爱金银,今日……这些……不成敬意……”

  张安世取出一锭金子,猛地往那洞口里塞。

  “大哥,金子也能吗?”朱勇忍不住又上前。

  张安世道:“你少啰嗦,这金子卡住了,拿铁钳来。”

  一通鼓捣,烧了许久,张安世也哭了许久,眼泪都要哭干了。

  终于……炉火停了。

  只是却需冷却一些时间。

  丘松此时从外头溜进来道:“大哥,陛下和百官,都在外头等的急了。”

  张安世倒是有些不耐烦地道:“我知道他们急,叫他们别急。”

  算着时间,终于炉门打开,有东西被推了出来。

  只见这东西比一个足球还要大,不过外头都是灰尘,完全看不出里头的是什么。

  张安世急忙吩咐道:“快,快,抬出来,抬出来。”

  校尉们便七手八脚地将东西抬出来。

  张安世道:“我先去见陛下,你们待会儿……让僧人们将这抬到大成宝殿。”

  张安世也懒得去看最后烧出了什么,只吩咐人不要随意动。

  这东西,就好像开盲盒,还是让别人亲自揭开来才好,若是打理得过于干净,反而显得对得道高僧的不尊重。

  张安世匆匆地出了炉房后,便急急忙忙地赶到大成宝殿。

  见了朱棣,立即行礼道:“陛下……姚师傅……已归西了。”

  朱棣显出几分激动:“他……他的尸骨……”

  张安世道:“臣…………待会儿请僧人抬来,我等都是肉体凡胎,还是僧人们去操办妥当。”

  朱棣颔首,叹了口气,又忧心忡忡地道:“烧出了什么东西吗?”

  “这……”张安世道:“这可不好说,不过想来姚师傅乃得道高僧,必能……”

  朱棣一听这话,就没有听下去的兴趣了,烦闷地道:“知道了,知道了。”

  朱棣又烦躁不已地走了几步,好不容易定下神,落座,呷了口茶。

  张安世则乖乖地欠身坐在杨荣等人之下。

  随即,这寺中传出了一声悠远钟声,没多久,一队僧人,便抬了东西来,只见上头用一个巨大的白布蒙着。

  百官们见状,一个个凑上来。

  他们或是交换眼神,或是啧啧称奇,还有怀着期待,也有人……想瞧着笑话。

  朱棣也连忙站了起来,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往事,禁不住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张安世倒是依旧坐在原位,他对此,不甚期待。

  虽然不知道……最后的化学反应是什么,最后会烧出什么东西,但是……又大又圆的舍利,却是有的。

  僧人们开始诵经。

  诵经之后,有一个老僧,亲自接开了白布。

  随即,开始有僧人清理灰烬。

  除了张安世,这里的人都睁大了眼睛,定定地看着。

  随着僧人一点点的清理……这小山一般的灰烬之中。

  突然……一抹金光,在这刹那之间,仿佛刺了所有人的眼睛。

  而这一抹金光,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所有人的眼睛,在此刻……直了。

  这金光……越来越耀眼。

  慢慢的……它开始显露出原形。

  这是一个比人的脑袋还大的舍利,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宛如金灿灿的太阳一般。

  ………………

  第二章送到,求月票。


  (https://www.lewen99.com/lw/28702/73728785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www.lewen99.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99.com